臺北消息:市場擔心明年生效的美韓自由貿易協(xié)議(FTA)對臺灣經濟造成沖擊,臺灣經濟部長施顏祥14日表示,臺灣輸出到美國的電子產品本來就有6成免關稅,傳統(tǒng)產業(yè)方面和南韓在市場上也有所區(qū)隔,所以應該不會影響經濟增長率到1個百分點;臺灣“經濟部”次長梁國新則估計,臺灣輸美產品被影響總額,可能只會有33億美元左右。
施顏祥14日在臺灣“立法院”答詢時坦承,一定會有沖擊,只是程度問題。施顏祥說,臺灣和南韓激烈最競爭的品項是通信電子類產品,而臺灣出口到美國的電子產品中,有6成免關稅,至于紡織、塑料和機械類產品,也和南韓在市場上有一定區(qū)隔,所以影響臺灣經濟增長率在1個百分點以下。
這樣算下來,大概剩下三分之一有稅的項目里面,約略有三分之一,會比較受到沖擊。從這樣的觀點來看,就差不多是33億美元左右。
臺灣經濟研究院第六所所長楊家彥則表示,未來美韓FTA上路后,除了要注意短期有部分產業(yè)會受到沖擊外,也必須重視中長期臺灣和南韓競爭力消長的問題。他建議,臺灣廠商要加強產業(yè)升級、產品創(chuàng)新,國際化與新市場開發(fā),以維持和南韓均衡競爭局勢,而當局也必須持續(xù)給予相關協(xié)助。